中国武术在线钱承飞摄影/报道:6月26日上午,上海心意六合拳名家、著名回族武术家李尊思归真二周年纪念活动先后
武术名谚: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话听起来简单明了,做起来恐怕就不一定到位。
"无论太谷形意拳,还是祁县心意拳,都是在各自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形成的“传承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独立拳种。可以说,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武术宝库中,形意拳与心意拳是两颗闪烁着璀璨光芒的耀眼明珠。太谷形意拳一经诞生,由于其开放性的特点,博
"太极拳是意拳的一种,强调用心意练拳这是必然的。练拳要把“心静用意”放在首位,只有用心引导自身有规律的运动,才能达到自身素质的最高境界。前辈名师通过实践已证明心意在练拳中的功效,并以理告诫后辈学拳者一定要注重用心练拳。拳论曰:“打拳心是主”。运用在心,此是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虽然起源说法不一,但广泛认可的最初创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济市)姬际可(1602年-1680年)。形意拳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现行流传的形意拳为道
"心意拳的拳谱上说:“武艺都道无正经,任意变化势无穷,岂知悟德婴儿玩,打法天下是真形。”无论是修道,还是练武,都跟婴儿学习,修道者学习婴儿的生机勃勃,练武的者学习婴儿的柔软。我们有时候会很惊讶,也没有看到小孩子怎么用力气,打在我们身上会很疼,我们把这个劲叫
在内丹学中将“意念”称之为“黄婆”,但这种意念绝非杂念,而被定性为“真意”,相当于唯识学中的末那识。武术中的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预备束身下气吸气开胸意勿外驰诚心守中劈拳头若顶天项须直竖闭口藏舌津液还丹崩拳意贯周身运动在步两手往来势如连珠钻拳肘不离肋手不离心钻翻进步总要齐全炮拳气聚中脘机关在腰两肩在腰取其虚中横拳胸膛开展小腹下垂臀弗欠起榖道上提李忠轩老说练形意拳先
尚云祥先生是形意学第四代(从李洛能算起)传人,为北京独撑心意门户的技击大师。祖国武术各派,本为一家。备具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