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八法要求“靠要崩”。八法解义则说,“靠劲义何解?其法肩背胸,斜行势用肩,肩中亦有背;一旦得机势,轰然如山崩;仔细维重点,失中徒无功”。靠法须近身使用,一般以肩胸为主,故有“靠在肩胸”之说,属隅劲之一。要求身法斜中寓正,因而用时最有效也最危险,须胆大
"丹东颖国太极学堂论坛讲座第161期学练吴式太极拳要抓住重点,特别要抓好基础课的学练,基础课就是基本功,吴式太极拳的三大基本功是:活臂、动腰、坐腿。一、活臂:太极拳练得好坏,上肢臂手的操作非常重要。松肩、坠肘、坐腕、舒指、亮掌,做这些动作,要特别注意把握两
"拳谚曰:“低头猫腰,传授不高”,或曰“低头猫腰,学业不高”。因为太极拳在盘拳走架时要求虚领顶劲,以头(后脑)把身子领起来。如果你低头猫腰,眼神老往下看,你的脊椎自然就弯下去了。如同捕风捉影,是练拳的大忌 ,乃拳之八反之一。这是一般武者的共识。然而是事物总
" 今天早晨拳场练拳,一位练过几年公园太极的朋友过来,非要跟我学学劈拳,拗不过他,就跟他说了说要领,演示了几下。他就跟着比划了起来,打的劈拳跟打太极是的(不是说太极不好,就是太极那种慢悠悠的感觉),还自信满满的问我打的怎么样?我说从形意拳的要求上来看,你连
"柔字作何解?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主静主柔的拳术,有时单称柔性拳术。有歌诀曰:“修阴阳中和之气,炼天地至柔之术。”把一般的柔性提高到“天地至柔”的高度。什么是柔?《说文解字》:"柔,木曲直也。”段玉裁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日柔。引伸为凡软弱之称
" 话题从如何练功开始。 我问太极拳名家马虹先生:“有人练拳三五年就出功夫,有人练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看上去身上仍不出功夫,你认为问题在哪?怎样练拳身上才出功夫?” 马虹先生热情健谈,他认为练功的途径很多,从他个人学拳的经历来看,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要
"前段时间一位同学跟我说开肩开胯定终生,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虽然还有些绝对,但对于95%的太极拳练习者来说,这绝对是至理名言,不得不重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因为他练习了开肩开胯,每到一定的阶段,对太极拳的体会就会不一样,然后再回过头来练开肩开胯发现理
"太极拳经典拳论及论文推荐太极拳论说腰为主宰,主宰是要有主动性;有控制能力的。不能是被动的作为支点或轴,这点很多拳友不很明白。所以我不太主张用放松这个词,松开应该比较好,全身由腰控制使至松开,这样一定会尝试到触之而灵动的感受,这实际是入太极之径,懂劲之门。
"无论你是因何与太极拳结缘,也无论你习练太极拳是出于什么目的,太极拳习练者无不渴望学有所成,练有所果。但是现实中有不少练太极拳朋友苦未少吃,汗未少流,忙碌奔波数年、数十年甚至终生,却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成。究其因,无志乎?否!非恒乎?否!何以如此?多是犯了习练
"想学太极拳,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才是太极拳,其次要明白太极拳的教学体系,否则都是盲修瞎练,一辈子与太极拳无缘。外开合: 拳式无非是一起一落,一去一回,一来一往而已。‘以手为例,一去一回或一往一来手的运行路线是两个半圆弧,或一个圆,即去的半圆弧为开,回的半圆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