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松对身体的好处 (1)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新陈代谢,使血压、血糖、胆固醇、血脂得到很好的调节,防止或延缓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的发生。 (2)长期练习太极拳,由于在练习时要调整呼吸,从而使膈肌和腹肌的运动增强,使肺组织保持一定的
"中定,就是维护自身重心之中正稳定,属太极十三势中的“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之范畴。地球引力作用于人而产生人体重量,而这重量有个中心点,大家一般称它为“重心”。它维护着人身的正常活动,无论是站是坐,也不论是散步、跑步或者跳跃,都必须维持重心的稳定,
"我国传统武术有“南拳北腿”之称誉。其实武术的功防都少不了拳打脚踢,不过各拳种因其特点不同,拳与腿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太极拳是短打拳,虽用腿不明显,但是,练拳、推手都要求拳腿兼练,互为并用,上下相连,阴阳合一。 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他吸收了其他拳种
"太极拳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练的问题,至少要了解两个方面:了解太极拳,了解自己。概括地说,太极拳是一种调节气血、调动人体潜能、攻防兼备的内家拳。其功用是动中求静,激发真气,以柔克刚。也就是说,练这种拳,第一位的是强身健体,其次才是防身自卫。健身是本,防身是末
"传统杨式太极拳习练技法之功架练习太极拳时架势有高有低,练拳时应该选取什么功架?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初学太极拳的人往往认为低架子就是功夫好,高架子就是没什么功夫,是在站着打拳。其实功夫的高低和练拳时功架的高低是不能简单以正比或反比而论。以老辈人的说
"当一种文化从不可触摸的模糊影子变成眼前活灵活现的实物;当你对这种文化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肤浅表面,而是逐渐向深处挖掘,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关于太极拳,最早的印象来自外公,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看到外公在练功,屋里静悄悄的
" 正确理解轻、重、浮、沉,是练好太极拳的重要门径。 轻,简单的解释,就是用力很小,甚至不用力。轻与松是连在一起的,即意味着不能有丝毫紧张。具体来说,,是指在练习太极拳时,包括胯以上的部位,都要充分放松,毫不着力,特别是两手臂,仅维持其不掉而已。已故太极拳
" 太极拳七十余式均是散手,既有散手,何必又习推手之法。盖太极拳散手之变化均由推手听劲而来,能听劲则散手方能用之而适当,若不粘住敌人,不知听劲则用散手,亦犹外家拳之格打,未必著著适当也。 太极拳论云,由著熟而渐悟懂劲(著即是散手)。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可见著
"1、什么叫“太极拳”? 解:以阴阳理论为文化底蕴,融入经络导引的一种健体防身、修身养性的武术拳法。 2、什么叫“太极”? 解: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像,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
"太极拳主宰于腰,实则是主宰腰胯。李景林讲:“身法者,变化进退四方法之表现,即补助手法、步法之不足者也。其最重要之部,如含胸拔背,如脊梁中正,如活腰转身,如气沉丹田,皆称之曰身法。”“活腰转身”,就是以腰膀的松活,带动周身的转动,腰胯对于全身的转动起到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