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1933年3月,受家父喜武的影响,童年我就开始习武。1942年家父盟兄李鲍武先生教我鸳鸯拳。第二年我念书时,学校的校役刘玉美先生教我陈香出洞拳,1944年家父又请孙禄堂先生的弟子于振洲先生教我形意拳。上世纪50年代初,家师领我到师伯张董僧门下学形意
"形意拳经云: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形意拳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于是,到底要不要练招就成了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对待“招”的态度大体有以下几种:1、只讲“法”,不讲“招”。2、只讲“劲”,不讲“招”。3、讲法、讲劲也讲招。4、什么都不讲,
"多年来,随着我对形意拳功夫文化的追求和热爱,形意拳逊色的原因使我一直在探索查找曾经被国人誉为无与伦比、保家卫国的国术,无论是技击还是养生最直接的形意拳为何失去了它本来的能量,其主要原因之一,现在已不是冷兵器时代;原因之二,人的追求和信仰、刻苦精神、比赛环
"万法不离三体式形意拳“三体式”,乃形意拳之基本拳式。“三体式”不但初学者要站,数十年练拳有素的形意拳家也要经常站。因此,有“万法不离‘三体式‘“之称。为什么叫“三体式”?它的主要意义及其应用又是如何呢?一、 什么是“三体式”?“三体”即头、手、足三体。站
"无论太谷形意拳,还是祁县心意拳,都是在各自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形成的“传承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独立拳种。可以说,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武术宝库中,形意拳与心意拳是两颗闪烁着璀璨光芒的耀眼明珠。太谷形意拳一经诞生,由于其开放性的特点,博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虽然起源说法不一,但广泛认可的最初创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济市)姬际可(1602年-1680年)。形意拳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现行流传的形意拳为道
"崩拳,是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劈、钻、崩、炮、横)之一,它发力时,蓄劲隐蔽,短促突击,力透脏腑,是穿透劲力的典型拳法。那半步崩拳从何而来咧?要说这个半步崩拳,就不得不提清末形意拳大师--郭云深。郭云深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半步崩拳便是郭云深先生在狱中创造的
"前言刚刚接触形意拳的人往往会有这样一个判断,就是觉得形意拳练起来特别的别扭。比如说劈腿的外撇步,很多人就接受不了。为什么要外撇那一步的?既难受。动手时还用不上,甚至还把自己给拉伤了。还有形意拳的崩拳半步走,好好的两条腿非得捆起来,一步挺顺当,非得半步走。
"从小练形意拳的我,被形意拳的精深奥妙却深深地吸引,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入了迷了。一个人做什么事情只要钻进去了,往往就能成功,练拳也不例外。然而沉迷的时候也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这也是最容易出偏差的时候。形意拳不同于练肌肉的外家拳和现代格斗,逆着我们平
"从意拳到大成拳——忆先父王芗斋的武术生涯(王芗斋之女 王玉芳)先父王芗斋是大成拳的创始人,原籍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生于一八九〇年十月二十九日,于一九六三年七月十二日在天津病故。先父自幼习武,十四岁时,正式拜在郭云深老先生门下,学练形意拳。郭云深是中华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