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近来,有个别同修问及练太极拳通任督二脉的问题。我看了后非常诧异,也顺便网搜了一下这类的问题,发现还不少。大致是练太极拳能不能通任督二脉,以及练太极拳打通了任督二脉。本来,我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从普及的角度出发,是一直控制说这类的问题的。因为,这类
我在我的前一篇文章中,表达了我对招熟的看法。很多人看后意识到,原来太极拳的招熟阶段便是横亘在众多太极拳爱好者的面前的一座大山。好多人感叹太极拳竟然这么难练,其实作为一名练了十几年传统武术爱好者来讲,太极拳确实是非常难练,一个招式,需要明师引路,仔细琢磨,刻
" 何谓中正?广义地说,由不同原则。思想甚至可以是互相对立的矛盾的双方,融通协调,最后产生一个恰到好处的点。这点能满足不同方面的要求,做到这点是正确的,超过它或不及它都将损害原则,那是错误的。简言之,能无过不及,正好达到这一点,这就是中正。 《十三势行功心
"100个人学拳,10年后有20个人还在坚持,练得出色的大概也就2、3个,陈发科在北京教拳30多年,学生不少于一千人,出色的成名的也不过几个人。太极拳就像写字,谁都会写,没几个成为书法家的。---------------------------------
"谈论洪均生老师的太极拳特点,也可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也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说非常容易,是因为洪师拳的特点确实很多,随手抓来就有几点可谈。说非常困难,是因为洪师拳的内容非常丰富,若要有系统、全面地介绍,那确实要花很大的功夫。首先必须真正学习到洪师的东西,
"学太极,上漾太极!点击右上角处“关注”,关注我们!郝少如简介郝少如,字梦修(1907—1983),他生于太极世家,对太极拳的精要,能心领神会。1928年,随父到南京、上海授拳。沪宁杭名师林立,少如二十三岁独闯上海滩,他一生勤奋,桃李满园,少如的太极拳识渊
"太极拳,前几代人多称之为“十三式”,因其练的是八门五步,加一起为十三式,并非指十三个动作。所谓八门是太极拳的八个劲,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称为八门,是手上的劲。进、顾、退、盼、定,是腿上的劲。其中手上的八门又分为四正劲和四隅劲,四正劲为掤、捋
"“横以用竖,竖以济横”,道明了“横顺”劲力之间的密切关系!横劲,多为“胯肩”之劲,竖劲,多为“蹲起”之劲,带身体的重量,故而比较霸道,为攻坚克敌之主力军。加上关节缝开,大筋崩弹发力,则如同催化剂一般,将身体的重量如同弹丸般打击,攻击力发挥到极致!一个简单
" 一、太极拳总论拳术一道。不外强健筋骨。调和气血。修养身心。却病延年。实为后天养生之术。太极拳。乃循太极动静之理以为法。采虚实变化之妙而为用。其姿势也中正安舒。其动作也轻灵圆活。故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其动静之理。与道家之坐功互相吻合。贯道家之行功
" 拳练到一定的阶段,常常会因为对一句话的理解,而提升一个层次。 我将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几句话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就象禅宗的灯语,一一 头条相传吧! (一)骨头劲 上海的一些老拳师,常常会说一句话,便是“你有骨头劲!硬了!” 一开始,我老不服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