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微明先生(1881~1958),原名陈曾则,字慎先,号微明。湖北蕲水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微明与哥哥陈曾寿、弟弟陈曾矩,在湖北乡试同时考中举人。1904年陈微明在北京五城学堂和优级师范学校担任教师,1912年充任《北京日知报》报馆润笔,1915
"谈论洪均生老师的太极拳特点,也可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也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说非常容易,是因为洪师拳的特点确实很多,随手抓来就有几点可谈。说非常困难,是因为洪师拳的内容非常丰富,若要有系统、全面地介绍,那确实要花很大的功夫。首先必须真正学习到洪师的东西,
文献一《近世拳师谱》孙师禄堂讳福全号涵斋,直隶完县人,幼从李奎元习形意拳,李之师为拳法大师郭云深,孙实学于郭,相从最久,又随名师程庭华习八卦拳,民初得郝为真太极之传,孙师聪慧绝人,又得数位名师真传,其苦心孤诣非常人可及,孙师喜交游,行迹所至声誉雀起,尝遇方
"太极拳,前几代人多称之为“十三式”,因其练的是八门五步,加一起为十三式,并非指十三个动作。所谓八门是太极拳的八个劲,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称为八门,是手上的劲。进、顾、退、盼、定,是腿上的劲。其中手上的八门又分为四正劲和四隅劲,四正劲为掤、捋
"他一招制服霍元甲,当时他已经53岁,霍元甲小他17岁,36岁。一个老者,不费吹灰之力打败年富力强的武林后起之秀,可见他武功之高。此人名叫李瑞东。奇人——李派太极拳创始人 李瑞东先生自幼崇尚武学,并且当时他的家中殷实富有,常有不少食客,所以每当他遇到练武之
孙禄堂是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是中国武术的集大成者,堪称一代武术宗师。他不但武艺高强,精通各家武术拳法,尤其擅长轻功及点穴手法。还能将形意、八卦、太极等拳术融会贯通,创立了著名的孙氏太极拳。同时,孙禄堂还著书立言,创立了拳道结合的武学思想体系,为中国武术做出
"前清丁未年间,我在日本会见一位直隶朋友,就听他说起北方练拳术的人,有几个大派别:一派是练八卦拳的,一派是练形意拳的,一派是练太极拳的,还有一派练岳氏散手拳的,后来由岳氏散手又产生一派,谓岳氏连拳。此外,虽尚有不少的家数,然练习的比较人少,不能自成一派。我
"李春茂创十三势 李春茂是明末的一位武术大家,早年他跟随父亲读四书五经,儒学造诣颇深,在科考中已经考为贡生。明朝末年,也是人才缺乏的年代,按照李春茂的学识,考举选贡,进入仕途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没有按照父辈设计的仕途走下去,而是回到了“千载寺、三圣门、太
围绕着中央国术馆,各种离奇的“故事”还在继续,比如近年来另一个谎言横空出世,此说出自瞿世镜。在瞿世镜写的《大器晚成杨澄甫》一节中有这样一段的描写: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聘请澄甫公为太极门门长,并且请澄甫公带几位高足担任教授之职。澄甫公因北京拳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习武的大国,现如今中华武术也逐渐的走出了国门,很多的外国友人也都慕名前来学习中华武术。在晚清时期,社会上活跃着一群习武之人,在他们之中,有很多的人对于民族和国家做出了贡献,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大侠。当然大侠要具备的第一点就是武功高强,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