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作者为我的老师形意门下,分享给大家。万法皆出于三体一说是前辈们练功经验精华之说,我们这分支传承学习形意拳一直是先学三体式。我习拳的年代只知三体式真不知浑圆桩,这是实话实说了。上世纪六六年前后学拳的怕是都没站过浑圆,(我没搞过调查,不敢妄言那时形意门人
"形意拳,其特点以散手为主,套路辅之。其用以养生为主,技击次之。动作形式简单,然而要求严谨,不以虚招花架炫人耳目,注重健身与技击之实际效果。根据人体生理之特点和内经有关气机与脏象的理论,通过练拳可调节脏腑之气血,加强其活动功能,以强身健脑,修残补缺;根据五
"作者李文彬一、桩功是个宝 得它才能好站三体式是为了强身,打好技术基础,故先生特别注重站桩,并藉以考验人。一天早晨,师兄们还未起来,我已在外院(北京十二条辛寺胡同尼姑庵庙内)正殿廊檐阶下两米左右处的香炉旁,站起桩来。先生看罢,问我:"站得怎么样?明
"前清丁未年间,我在日本会见一位直隶朋友,就听他说起北方练拳术的人,有几个大派别:一派是练八卦拳的,一派是练形意拳的,一派是练太极拳的,还有一派练岳氏散手拳的,后来由岳氏散手又产生一派,谓岳氏连拳。此外,虽尚有不少的家数,然练习的比较人少,不能自成一派。我
"第一步:肢体力(局部力)。目的是为了松开肩关节,练出小臂的松沉力:出手时,整个手臂如同一根铁链鞭。上肢不用力,但也不可打软,《内功经》上叫“气调而匀,劲松而紧”,“松肩以出劲”,是说出劲之时,肩井穴用极柔之意松开,劲力才能畅通无阻。只有肩关节松开,才能保
"太极,讲究用意不用力,开始是去浮力,也就是去掉你肌肉用力的习惯。当年把浮力去掉,会出现一个什么状况呢?困倦、无力、昏沉、想睡觉,会持续一个阶段。之后新力渐生,此新力为筋膜骨之合力,不用时寂然无声,用时则如惊天霹雳(有阶段性)。当浮力已去,新力初生,突然发
" 八、燕形第一组:燕子旋翅、燕子双抄水1.燕子旋翅:敌我对峙。敌以左直拳攻击我之面部,我沉身卸劲,以右手拍挡敌小臂外侧,同时右脚猛踢敌前小腿胫骨,令敌退步(图四十三)。劲意:拍手要有弹颤之劲,引诱敌注意力。踢腿要隐蔽而沉重。2.燕子双抄水:上动不停。我迅
"“十大真形”为姬龙峰祖师象形取意,宗法“马、猴、龙、虎、鹰、熊、鸡、蛇、燕、鹞”十形之神韵而成的。这绝非对任何一种动物形态的机械模仿,它所把握的是这十种动物内在的特性及神意,故谓之“真形”。 然而,在心意拳法绵延辗转的承传过程中,有相当多的人并未领悟“
"有这样一句拳谚:肩在手前,手在脑后。初始我也不解其含义,也没放在心上。随着时间的流失,有时候偶然想起这句话,说也怪,慢慢觉得理解了。练拳就是这样,闷头练练的时候,感觉不到什么。等过段时日,偶然会有心得。此时便如嚼甘怡,满口生香,遍体舒泰。拳谚也有,身力到
" 形意拳的真功夫指克敌制胜的实际功夫,达到真功夫的境界,一是需要功力强劲;二是动手经验丰富;这不是随意练习一下套路就能做到的。我随老师习拳,知道他年轻时练功刻苦,喜欢打架,技击经验极为丰富,因此向他讨教直拳来了怎么防;鞭腿来了怎么防,老师直言不讳的说:“